铁骨簪花录——致父母书

2025年08月30日 字数:1542 浏览量:
  南国的晚风,总在夜色最浓时叩响窗扉。它裹挟着柳江的水汽,混着混凝土未干的涩味,轻轻拂过案头信笺——那是浸染了三年中铁烟尘的岁月,在灯下缓缓流淌。
  壬寅年的暑气,仿佛还灼烧着掌心。当我怀揣土木硕士的鎏金,一脚踏出琉璃檐下的学术殿堂,迎面撞上的,是华北冻土皲裂的寒与岭南骄阳炙烤的烫。水准仪的冰凉铁骨压着肩头,在四十度蒸腾的工地上跋涉,汗珠滚落,竟在胸前的党员徽章上,析出一层细密的盐霜。夤夜,蜷缩在集装箱板房逼仄的角落,台灯昏黄的光晕里,堆积如山的党建台账如沉默的群山,压得人喘不过气。那件无形的“孔乙己长衫”,此刻成了挣不脱的冰冷枷锁。电话线那头,是故乡绵长的夜色。哽咽的诉说,被听筒里父母金石般的声音斩断:“孩子,学海的苦都咽下了,党员的筋骨,就该在沧海横流里淬炼!”那声音,如同千斤顶骤然发力,轰然绷直了我蜷曲的脊梁。暗夜里的星火,就此重燃。后来在华北指挥部,一堂星火党课,如利剑劈开迷雾——原来经纬罗盘上的刻度,早已将万里山河的脉动,深深织进了中铁人的血脉奔流。
  癸卯年的“三八”破晓,朝霞如滚烫的铁水泼洒天际。当那面五星红旗在晨风中裂开穹苍,雄浑的国歌贯入耳膜,竟似万吨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轰然嵌合的巨响!刹那间,历史深处那些焚毁的裹脚布,仿佛化作了缕缕金线,密密织进我朴素的工装!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自丹田奔涌——真知的根,原来深扎于这厚土;褪去“长衫”的脊骨,正该浇铸进祖国延伸的地平线!而巾帼魂魄里那簇不灭的焰,终将苍茫山河熔铸成更炽烈的中国红!
  立冬的霜风里,转岗行政文牍,于我却似误入迷途。讷言的我,面对陌生的斡旋,笨拙如锈蚀的螺栓。蒙尘的水准仪在角落低语,壮志凝成冰棱。直到柳州温润的风吹散阴霾,项目部领导执蓝图叩门,一语惊醒梦中人:“何不转攻党群经纬?此间自有星火可传。”声如超声波探伤仪,直抵心核最深处。
  自此,工会的温情如无声的氩弧焊,于细微处弥合心隙;党建的方略则似擎天架桥机,稳稳提挈起千头万绪。我学着六堡茶的温厚醇和,在票据的沧溟与尺牍的春风间游走,以丁字尺重新丈量事业的疆域。恩师点化,如醍醐灌顶:“昔日危岩开路的孤勇,今可化为疏通人情的‘管钳’;图纸上未竟的壮丽山河,原可在职工舒展的笑靥里,巍然落成。”原来管理的至境,是将钢铁之魄淬炼成万米斜拉索,紧紧系住颗颗人心,方能共赴云巅!
  三年烟尘落定。如今,我决意在“暖心工程”的纵深里精耕:木棉树影婆娑下,一本《工会法》,职工诉求被梳理成壮锦般柔韧的经纬。在“巾帼网格”的广袤中穿梭:创新室的火花与母婴室的宁谧间,架起无形的“连心索”,跨部门协作如苏绣引线,细密无痕。彻底熔断那点书生意气,不空慕虹霓,执起“民生调色盘”,在政策的墨线与人情的冷暖间,皴染出温润的暖灰;不拘泥圭臬,构建党群共进的动态模型,让党建的“灯塔”光芒,与女工的“港湾”锚点,在数字的经纬里耦合共生。
  终悟得,管理之道,如修一株岭南格树。气根深扎于职工沃土,华盖荫庇着新苗破壤。午夜伏案的心血,似晨露渗入地脉,终将在冰冷的钢筋丛林里,萌发为朵朵木棉——那是以安全帽盛接的南国春光,以全站仪精准校准绽放角度的嫣红,在每一处需要温暖的焊缝,吐露着最柔韧的生机。
  立于这中铁热土,胸壑间奔涌的,是五岳锻刻的国之重器,是九州贯通的钢铁脊梁!轨道延伸处,岂止钢轨与砼枕的交错?那是民族复兴的金色脉搏,在新时代的地层深处,灼灼搏动!未来已至,我愿以这巾帼柔韧化钢之力,执管理之笔,引创新电弧,驭数字浪潮,将“交通强国”的星火,播撒成跨海长虹畔的紫荆花阵。
  此刻,柳州紫荆纷飞,若漫天焊花溅玉。女儿的脊梁,已深深烙下中国铁轨的平直与坚韧。愿父母展信时,指间流淌的南国晚风,能带去柳江的碧波、混凝土的浑厚,以及那乘着建设者长风、直向星瀚深处播种春天的,百万梦想之种。
  (四公司 熊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