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渝高铁观面山隧道进口与斜井顺利贯通
2025年08月20日
字数:581
浏览量:
重庆消息 8月12日,中铁七局西渝高铁观面山隧道进口与1号斜井小里程顺利贯通,为西渝高铁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观面山隧道长12857米,是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十四标最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属于Ⅱ级风险隧道。该隧道进口工区自开工以来便面临着地形陡峭、便道修筑艰难,滑坡、危岩落石等不良地质状况复杂等诸多困难。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利用超前地质预报、地质勘探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细致探测与分析,精准掌握地质情况,精心规划环保方案,在守护好山区自然生态同时为施工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通过强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组织方案,优化大机配套施工工艺等,对隧道开挖、出渣、喷锚、支护、衬砌等关键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每一道工序高标准施工、高效率衔接。此次观面山隧道进口与1号斜井小里程的顺利贯通,将极大改善隧道施工通风和排水条件,加快物资运送,提高施工工效。
西渝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成都至重庆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和在建的重庆至昆明高铁、西安至延安高铁、西安至十堰高铁等多条线路连通,推动中西部地区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公司 吉晨曦)
观面山隧道长12857米,是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十四标最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属于Ⅱ级风险隧道。该隧道进口工区自开工以来便面临着地形陡峭、便道修筑艰难,滑坡、危岩落石等不良地质状况复杂等诸多困难。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利用超前地质预报、地质勘探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细致探测与分析,精准掌握地质情况,精心规划环保方案,在守护好山区自然生态同时为施工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通过强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组织方案,优化大机配套施工工艺等,对隧道开挖、出渣、喷锚、支护、衬砌等关键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每一道工序高标准施工、高效率衔接。此次观面山隧道进口与1号斜井小里程的顺利贯通,将极大改善隧道施工通风和排水条件,加快物资运送,提高施工工效。
西渝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成都至重庆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和在建的重庆至昆明高铁、西安至延安高铁、西安至十堰高铁等多条线路连通,推动中西部地区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公司 吉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