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三道考题”在城市更新浪潮中挺膺担当

2025年08月10日 字数:1091 浏览量:
  

四公司杨晨雨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作为国资央企,企业应深刻领会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发挥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作用,深度参与国家城市更新战略,在城市更新浪潮中挺膺担当。
  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答好“功能提升”考题。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部挖潜。企业要结合项目所在位置的战略定位、政策规划、资源禀赋,以“盘活闲置空间、填补功能空白”为目标,帮助城市走出不同的路径。
  近年来,中铁七局参建了中铁泰和里、西安市沣东文化艺术中心等一大批项目,践行了“定制化完善城市功能”的理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根据城市个性化需要,帮助项目找准独特的角色,补齐应急建设和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居住环境和服务功能,拓展公共空间和消费路径,推动功能单一转向复合供给,助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环境。
  坚持“留住记忆、记住乡愁”,答好“文脉赓续”考题。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更新不是“建新”,不是大拆大建,要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以用促保。企业要把保护放在首位,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独特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开展保护性更新,延续文脉承载的集体记忆,帮助城市守护好历史文化根脉。中铁七局参建的新密市古城保护、定安县龙湖镇东成堂寺文化旅游等一大批项目,一直恪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千方百计保留文化脉络,同时巧妙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元素,在留存历史肌理的基础上植入新功能,最大限度留住城市的“根”和“魂”。
  坚持“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答好“人民至上”考题。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城市更新就是要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企业要聚焦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城市更新各环节要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联系,调动居民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让更新成果更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中铁七局参建的郑州市平等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宝鸡市三供一业改造等一大批项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充分考虑居民意愿,在改造前问需于民,在改造中问计于民,在改造后问效于民,让改造工程安全高效推进,有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参与感。
  当前,要想深度参与城市更新浪潮,不能仅靠施工建设。企业更应成为“城市治理合作者”和“城市综合服务商”,向前端延伸至规划设计咨询、投融资策划、可行性研究,向后端拓展至长期运营管理、资产维护、社区服务乃至产业导入,结合自身实际,发挥独特优势,抓稳抓牢万亿级城市更新市场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