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潜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

2025年03月20日 字数:1031 浏览量:
  

评论员文章

  2月18日,中铁七局召开五届二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强调以大商务管理再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提升协同创效水平。面对市场需求紧缩、效益增速放缓等挑战,唯有以系统思维推进管理变革,方能走出一条质效双升的突围之路。
  增效益是稳健发展的根本之策。中铁七局“两会”报告指出,“要常忧效益风险。作为市场主体,提高效率、追求效益是基本需求,更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为2.64%,比上年降低了0.17个百分点,部分企业甚至陷入“营收增长、利润下滑”的困局。近日,中国中铁召开大商务管理再提升暨降负债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系统总结了大商务管理暨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动成效,充分证明管理创新对效益提升的乘数效应。综上,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增效益不是简单的成本压缩,而是要通过管理升级实现“开源”与“节流”的协同发力。
  大商务管理是效益提升的关键之举。聚焦“增现金、降负债、控风险”目标任务,深入践行大商务管理理念,促进财商法采“四融合”落地见效。一是财务“提半步”,以“统筹集约”为实施手段,以“资金管理”为关键纽带,以“职责重构”为变革重点,以“体系建设”为坚实保障,让财务更好履行服务、管理和监管职能。二是商务“进一步”,履行“责任预算、内外结算、统筹收支”工作职能,围绕标前、履约、收尾全过程梳理创效事项,强化预算和合同管理,内外联动提升创效水平。三是法务“合起来”,融入营销前端、履约管理、分包管理,加强源头控制,推进索赔创效,防范效益流失。四是采购“管起来”,坚持“无策划、不采购”,发挥规模、资源和集采资金优势,提出最优采购方案。
  强机制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实现价值创造与效益提升,需要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变革。向协同要效益,健全以机构、职能、人员、制度、运行机制为支撑的大商务管理体系,充分激发“铁三角”创效潜能,确保项目运行机制更加系统高效。向市场要空间,加强研究国家一揽子政策,千方百计清收回款,有效维护企业资金流动性、稳固性。向创新要价值,七局开发的人机交互资金智能支付系统,由4名制单人员集中管理2015个网银账户,工作质效显著提升。诸如此类创新实践,表明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建造已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突破口,要着力在智能装备、智慧工地、数字管控等领域形成技术储备,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当每一个岗位都成为效益中心,每一笔支出都经过价值考量,每一份合同都经过风险过滤,企业必将在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