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钟罩”跑出“加速度”
武汉公司构建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10日
字数:1152
浏览量:
武汉消息 近年来,武汉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聚焦制度创新、科技赋能、责任压实三大核心,推动企业安全生产迈向智能化、标准化、体系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三维管理强根基,织密制度“防护网”。以“组织立体化、制度标准化、考核动态化”为抓手,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维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稳健发展筑牢根基。组织体系上,成立由董事长、总经理挂帅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搭建“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网格化架构,领导班子落实“一岗双责”包保责任制,通过月风险辨识会、季安委会,实现安全责任层层压实。制度流程上,全面修订7大核心流程,涵盖危大工程等关键领域,编制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一岗一清单”,消除责任盲区。考核评价上,推行“四不两直”检查制度,直击安全生产一线。实行安全绩效与薪酬晋升“双挂钩”,建立“红黄牌”警示机制,挂牌督办考核不合格项目,倒逼责任落实,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
治本攻坚除隐患,科技赋能提效能。推行“风险分级管控 + 专项整治提升”双轮驱动策略,同步深化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安全管理智能化。风险分级管控方面,通过绘制“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分布图,对深基坑等8类重大危险源实行“一源一策”,并投入资金改造防护设施,推广新技术,降低安全风险。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中,武汉公司针对12项安全生产难题开展整治,隐患整改率达100%,提升了施工现场本质安全水平。科技赋能方面,武汉公司推行“科技+安全”,在重点区域部署智能监控系统,为施工现场配备了无数双“电子眼”,并推广集成定位、SOS 报警功能的智能安全帽,在深基坑、高边坡等关键部位布设传感器网络,构建了“人防+技防”双重安全防线,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应急体系强实战,责任链条再压实。秉持“理论+实战”理念,多举措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助力企业稳健发展。在应急管理上,通过打造全链条体系,强化主体责任,形成安全生产闭环管理。组建了湖北应急救援队,定期开展基坑坍塌、隧道火灾等实战演练,同时与属地应急部门加强联动,实现指挥系统互通,确保突发事件响应迅速、处置精准,降低损失。分包管理方面,实施“准入——过程——评价”全周期管理,严格审核分包单位准入资质,建立了项目经理、班组长安全履职档案,推行“班前会+安全积分”制度,将农民工纳入实名制系统,使安全管理覆盖一线施工人员。在安全素质提升方面,实施“工匠筑基”工程,统一管理分包队伍三类人员取证,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人脸识别+电子证书”核查机制,从源头筑牢了安全技能防线。积极推行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设置隐患举报专项奖励基金,鼓励一线员工争当“安全卫士”,并划分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区,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挂牌督办,建立从隐患发现到整改验收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隐患整改闭环率100%。
(武汉公司 李万祥)
三维管理强根基,织密制度“防护网”。以“组织立体化、制度标准化、考核动态化”为抓手,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维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稳健发展筑牢根基。组织体系上,成立由董事长、总经理挂帅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搭建“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网格化架构,领导班子落实“一岗双责”包保责任制,通过月风险辨识会、季安委会,实现安全责任层层压实。制度流程上,全面修订7大核心流程,涵盖危大工程等关键领域,编制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一岗一清单”,消除责任盲区。考核评价上,推行“四不两直”检查制度,直击安全生产一线。实行安全绩效与薪酬晋升“双挂钩”,建立“红黄牌”警示机制,挂牌督办考核不合格项目,倒逼责任落实,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
治本攻坚除隐患,科技赋能提效能。推行“风险分级管控 + 专项整治提升”双轮驱动策略,同步深化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安全管理智能化。风险分级管控方面,通过绘制“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分布图,对深基坑等8类重大危险源实行“一源一策”,并投入资金改造防护设施,推广新技术,降低安全风险。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中,武汉公司针对12项安全生产难题开展整治,隐患整改率达100%,提升了施工现场本质安全水平。科技赋能方面,武汉公司推行“科技+安全”,在重点区域部署智能监控系统,为施工现场配备了无数双“电子眼”,并推广集成定位、SOS 报警功能的智能安全帽,在深基坑、高边坡等关键部位布设传感器网络,构建了“人防+技防”双重安全防线,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应急体系强实战,责任链条再压实。秉持“理论+实战”理念,多举措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助力企业稳健发展。在应急管理上,通过打造全链条体系,强化主体责任,形成安全生产闭环管理。组建了湖北应急救援队,定期开展基坑坍塌、隧道火灾等实战演练,同时与属地应急部门加强联动,实现指挥系统互通,确保突发事件响应迅速、处置精准,降低损失。分包管理方面,实施“准入——过程——评价”全周期管理,严格审核分包单位准入资质,建立了项目经理、班组长安全履职档案,推行“班前会+安全积分”制度,将农民工纳入实名制系统,使安全管理覆盖一线施工人员。在安全素质提升方面,实施“工匠筑基”工程,统一管理分包队伍三类人员取证,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人脸识别+电子证书”核查机制,从源头筑牢了安全技能防线。积极推行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设置隐患举报专项奖励基金,鼓励一线员工争当“安全卫士”,并划分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区,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挂牌督办,建立从隐患发现到整改验收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隐患整改闭环率100%。
(武汉公司 李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