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始联调联试

2025年03月10日 字数:1026 浏览量:
   重庆武隆消息 3月9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以下简称重黔铁路)开始联调联试。上午8时30分,检测车从重庆东站开出,10时左右进入由中铁七局承建的重黔铁路站前8标,工程验收进入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渝厦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重庆站引出,途经渝中、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等区县,止于重庆市黔江区,设计时速350公里。此次联调联试的是重庆东至黔江段,新建正线长度约249公里,全线共设车站7座,其中改建1座(黔江站)、新建6座(重庆东、巴南、南川北、水江西、武隆南、彭水西站)。线路建成后,重庆主城区至黔江区的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4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
   中铁七局承建的重黔铁路站前8标,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标段内主要工程包含8座桥梁、7座隧道,全长29.2公里,自2020年5月开工建设。 武隆区地处渝东南与贵州省交界处的武陵山脉,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下地质结构复杂。隧道施工成为项目建设的重难点之一,中岭隧道堪称“地质博物馆”,在开挖过程中频遭断崖式溶洞、串珠式溶洞、不规则溶蚀裂隙、暗河及软岩大变形、岩爆等不良地质,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极大。郭家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突水突泥,雨季日最大涌水量约2万立方米,还有基底大变形等诸多困难。重黔铁路项目部全体参建员工发挥顽强的斗志与卓越的智慧,针对隧道施工潜在的风险,积极采用先进工装工法和安全管控措施,坚持做好超前预报、加强监控监测,提前探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情况,按照“岩变我变”原则,科学组织施工,攻克了超大岩溶涌塌、瓦斯安全防控、超大埋深岩爆、超长段落隧底岩溶整治、隧道内近47米的深孔桩基施工等困难,确保了8桥7隧安全顺利贯通,为后续无砟轨道、铺轨等施工创造了条件。
   重黔铁路石梁河双线特大桥也是当时在建时期国内跨度和高度最大的高铁双线特大T构桥,从路面到桥面的高度为130米,跨度为2×120米。在桥墩施工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最大风险是爆模,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中铁七局设计了自动喷淋装置定时为桥墩降温。桥墩施工和桥梁施工采用了液压爬模和挂蓝施工工艺,从而解决了高墩大跨施工难题,克服了场地狭小、交通不便等困难。 
   渝厦高铁建成投运后,不仅是重庆“米”字型高铁网的关键落子,更为武陵山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随着后续渝厦高铁全线建设提速,一条纵贯中西部、连接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的350公里/小时高铁大通道正逐步成型。(重黔铁路项目部 李永利 四公司 王佩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