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强化系统管控确保施工生产高效推进

2024年11月30日 字数:1786 浏览量:
  郑州消息 近年来,中铁七局不断强化施工生产系统管控,注重项目履约和过程督导帮扶,多举措提升现场管控能力,确保各项目施工生产高效推进。
  

策划先行确保项目优质履约


  坚持”策划先行“原则,贯彻经营开发、项目履约、确权结算环节贯通穿透管理理念,完善策划内容、责任落实要求及策划执行回头看、检查落实与考核奖惩要求,进一步明确不同阶段项目策划管理的组织、流程、内容及实施评价。2024年完成策划项目76个,实现了项目策划全覆盖,对36个项目开展策划“回头看”工作,通过定期分析通报,发布《项目策划“回头看”工作专题简报》,开展“项目施工策划及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评比”活动,对各项目策划开展和落实情况进行数据晾晒,分析存在问题,查找管理漏洞,制定改进措施,抓好策划落实,为施工生产有序可控提供有利保障,今年,中铁七局共有98个项目如期完工,优质高效兑现了节点工期。
  

督导帮扶提升现场管控能力


  成立隧道专项督导小组,对重难点铁路隧道项目开展专项督导,从现场施工组织、资源配置、安全管控、成本管理等方面,全方位问诊把脉,助力隧道项目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关键工程周管控预警机制,每周对7个重难点隧道项目、45个关键掌子面的施工进度统计汇总,对出现进度偏差的项目及时提醒预警,强化进度管控,加大督导力度,强力推进施工进度;强化工序写实,规范各重难点工程工序写实记录,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及时进行纠偏;召开项目管理提升现场会,通过现场观摩、内部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等各项举措,项目施工管理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先后在川藏铁路、珠肇高铁6标、广湛铁路8标、合新铁路、深大城际、南邓高速、安盘高速、重黔铁路等项目召开现场会,实现了20座重点隧道顺利贯通,20座斜井顺利到达正洞,西康铁路秦岭九天山隧道关键线路月平均进尺从112m提升至160m,兰合铁路西固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从最初的60天缩短至30天。外部评价持续向好,2024年收到业主等外部单位表扬信函124件,提升了企业外部形象。
  

“双超”治理助力项目效益提升


  持续开展隧道“双超”治理。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分析通报,每月收集各隧道项目的超耗情况,每季度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月收集、季通报的工作机制,对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和整治效果进行数据晾晒,分析存在问题,制定具体措施。深入施工一线,加强帮扶指导,工程管理中心先后多次到兰合、西十、重黔、西康、西成、西渝铁路、安盘高速等重点隧道项目进行帮扶指导,从钻爆方案优化、配合比调整、喷射工艺改进、预留沉降量动态调整、开挖轮廓测量、初支断面扫描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不断推动“双超”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在西康、西十、西渝、兰合铁路、安盘、永柳高速等重点隧道项目强力推行聚能爆破技术应用,应用覆盖率从期初的21%上升至50%以上,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助推“双超”工作取得实效。
  

信息化管理提升后台管控效能


  为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和施工生产后台督导,中铁七局强化信息化系统应用,接入视频监控系统项目105个,配置智能安全帽重点项目77个,2024年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发现隐患问题31条,各公司利用智能安全帽进行检查共计871次;在300多个项目部推广使用“工友考勤”电子考勤小程序,超过7.7万名劳务工使用小程序进行电子考勤打卡,工人打卡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解决了线性工程实名制管理难题,通过强化实名制管理等五项关键制度的落实,严格按照小程序打卡记录来进行工人工资发放,促使工人养成了每天上班打卡的习惯,设定有效打卡范围,避免了不在场工人违规打卡的现象,同时解决了较多重复工作及工人工资纠纷问题。
  

挖掘潜能提升设备使用效能


  组织编制了《常用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大直径泥水盾构机》《EPB/TBM双模式盾构机操作规程》《新型高铁箱梁架桥机操作使用标准》等系列标准化管理文件,从设备拼装、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操作行为,确保大型设备安全有序运行,同时不断挖掘自有设备潜能,开展闲置设备调剂经营,盘活闲置设备,将设备调剂利用、设备对外经营出租等内容纳入系统考核,2024年内部调剂、对外出租大型设备19台(套),合同金额6252万元。全面梳理自有设备情况,对年限超长、性能低下、保养困难的机械设备,有序开展报废处置低效资产。强化“管好是责,用好是心,养好是本”设备管理理念,督导各单位确保设备维修保养资金投入,严格设备利用率管理,加大设备调剂、改造力度,不断提升自有设备效能,有力保障了各项目施工生产任务完成。
  (王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