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构建“大科技”格局书写科技强企篇章

2024年11月20日 字数:1305 浏览量:
  郑州消息 近年来,中铁七局围绕大商务管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科技研发、技术管理和新技术应用,构建“大科技”管理格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基础管理,提升技术水平。狠抓基础管理,发挥专家特长,促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通过组织季度风险辨识,开展风险分级专家评审会,提升一线风险预警能力和防控水平,推动一线安全作业操作流程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技术方案梳理,结合风险辨识和项目特点,指定专家提前介入指导,确保施工方案经济、安全、高效,新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加强科技攻关,针对重难点工程,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在广湛铁路8标茂名制梁场开展“铁路常用跨度混凝土梁智能化钢筋绑扎技术”课题研究,钢筋骨架搭建自动化率达70%以上,减少钢筋用工30%以上,劳动强度降低80%。其中“钢筋骨架智能建造生产工艺”成功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在重黔铁路8标开展“双块式无砟轨道智能建造装备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该无砟轨道智能化工装是全国首个铁路无砟轨道智能化施工设备,与传统工艺相比,不但减少作业人员50%,减少作业时间67%,而且将轨枕间距精度控制在1mm以内;强化培训,通过建立系统性、专业性培训机制,常态化开展覆盖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人群的培训认证等工作,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强化过程监督。针对科研、技术、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活动,检查结果纳入年度系统考核,有力推动技术管理不断提升。
  强化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质效。将信息化技术与业务管理充分融合,以减轻各业务人员工作量和提高工作质效为出发点,依托企业数据中心平台,完成了27个业务功能模块的开发应用,初步实现了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提升了企业整体管理效能。研发的科信部风险分级管控平台系统,实现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填报和审核工作网络化、责任化、标准化;商务部的项目收支查证系统,不但减少70%的工作量,还大大提高了数据的质量,实现了报告自动化输出;物资部的框架供应商采购系统,极大程度缩短了供货周期,节约了采购成本。数据中心运行18个月以来,有效助推各业务部门由传统工作模式向数字化方向转变。
  强化务实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质量。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强化科技研发过程管理,科技成果质量显著提升。“高速铁路预制箱梁核心构件智能制造系统研发与应用”课题首次通过河南省科技厅课题立项,并获经费支持;“富水超厚砂卵石层城市轨道交通修建关键技术研究”荣获2023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奖项为中铁七局首次获得,实现了高等级奖项新突破;“隧道复杂环境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高铁智能梁场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研发及应用技术研究”首次获得郑州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立项;2023年4月,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设立,标志着中铁七局高层次科研人才引进工作迈进新征程;2023年12月,中铁七局首次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科技成果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中铁七局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先后“梳理了建筑行业84项前沿“四新技术”成果,其中强制推广28项,推荐推广56项;汇编了59项中国中铁实用技术、34项集团公司实用技术、35项先进工法、24项专利,并积极在工程项目进行应用推广。(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