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来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每次听到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我都会想到自己,我好像就是那株从山中走出的“兰花草”。
我出生在秦岭深处的的小山村,我家可谓是“怀里抱着山,背上背着山,左肩山,右肩山”,还有门前那条小溪潺潺的流水声,这些童年的记忆一直伴随着我,历久弥新。小时候,我们那里“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记忆中,我坐在爸爸的“28加重自行车”后座,沿村口的312国道,艰难跋涉20多公里才能到县城,那也是我上大学前去过的最远的地方。记忆里全是斑驳的树影、微凉的山风,和父亲被汗水打湿的背影……
年少懵懂的我,从未想过大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更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出大山,因为我们的村庄宁静而美好。虽然远离城市,信息闭塞,但这里山清水秀,空气里充满了负氧离子,村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我也从未想过要离父母远去。
在我高中时,突然有一天,好多陌生人和许多机械设备出现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大人们告诉我,他们是“修铁路的人”,我们小镇上也即将有火车了,不久之后,列车时刻表上就会多了“铁峪铺站”。那时候,我也未曾想到,若干年后我竟也成为了“筑路大军”中的一员。
“修铁路的人们”,带来了许多外面世界的信息和新鲜而吸引人的事物。年少的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心中也渐渐有了向往,想走出大山去外面看看的想法在我的心里萌芽。幸运的是,随着国家的发展,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扩招了,这给了我走出大山的机会。原本计划读中专的我在授业恩师的鼓励和建议下,选择了读高中,参加高考。通过几年的努力,我顺利考上了大学,来到城里读书。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老师,虽然很短暂,但也算圆了小时候的梦想。后来机缘巧合我成为了一名“工程人”。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伟大的“工程人”逐路而徙,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座座桥梁贯通东西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巍峨屹立;一条条公路铁路联结着彼此……凡我们“工程人”走过,必有改变。当你发现回家的路更便捷,当你发觉城市变得更巍峨,那是因为我们曾经来过,而我们的到来与离去就是为了有所改变。
我从山中来,一路成长,我想化作一缕风,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与祖国共成长!伴随着祖国的不断发展强盛,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以前出行难,回家的路感觉很长很长,带孩子回一趟姥姥家需要耗费一整天,可如今,发达的高速公路网让我“朝发夕回”成为可能。
因为交通的便利,让我有机会带着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的父母去旅行,坐着高铁去看大海、去北京看天安门……他们在村里逢人便说“我们这都是享了闺女的福”。我想说,其实我们都是享了国家的福。
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40年间走过了西方400年的发展之路,所以我们都是幸运的一代人。飞驰的高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都是出自我们这些筑路人之手,因此我们也是自豪的一群人!能见证奇迹发生并参与其中,更受惠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这让我这个从山中来的小小“兰花草”,如沐春风、心旷神怡。我这个小人物因为能与祖国共成长而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
(三公司 梅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