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造最美公路
——辽宁省本桓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纪实
2024年10月20日
字数:1839
浏览量:
二公司牛向雅张明远
在辽宁省东部的本溪市,一条巨龙正蜿蜒盘旋于群山之间,这便是被誉为“辽宁最美高速公路”的本桓高速公路。本桓高速公路是辽宁省“双核两轴四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进一步助力提升本溪区位优势,推动辽东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完善辽宁省交通路网,为全面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冲锋在前屡战报捷
中铁七局本桓高速公路项目主要承担10公里路基、23座桥涵、1个停车区,以及一工区全线24座桥梁1604片预制T梁的工程任务。项目中标伊始,全体管理人员于2022年10月1日全部到位。
10月份的东北已经寒气逼人,如何抢抓有效时间做好来年各项开工准备工作,是摆在全体人员面前的首个任务。项目部制定临建施工方案,详细规划人员分工,把担子压在领导人员肩上,把任务交到每个人手上。现场管理人员从设计图纸到施工方案,详细掌握每段路基、每座桥梁、每片预制梁的施工计划和任务目标。
“临建过程中,屋外的东北大地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15℃,严寒像一头猛虎,时刻想要击碎人的斗志。”负责临建施工的副经理李海龙,从接到任务之始,每天脚蹬大头棉靴,身穿军绿棉衣,头上扣一顶狗头帽,全副武装穿梭在梁场与驻地之间。那时候的驻地,还是深山里经久失修的一栋旧式楼房,梁场更是天高地阔、疾风劲雪的空旷原野。经过全体参建人员60天顶严寒、冒风雪的努力,项目部完成了梁场40个台座、12台龙门吊和相关工装配备施工,项目部驻地满足办公条件,实现了“跑步进场、进场即干”的高效目标。
2022年12月2日,全线首个预制梁场完成验收;2023年3月25日,全线首片预制T梁顺利浇筑;2023年6月13日,全线首片预制T梁成功架设;2024年4月18日,全线首联桥面铺装完成浇筑;2024年4月30日,全线首段路基正式交验;2024年9月3日,全线首座桥梁完成交验;2024年10月4日,路基工程交验全部完成。
强化“中枢”精雕成玉
项目梁场承揽了一工区全线24座桥1604片T梁预制,梁体预制体量大、规格复杂、形式多样,是全线桥梁建设的“中枢系统”。
为保障预制梁施工质量,梁场班组细化管理措施,通过执行“三检制”,班组长、现场技术人员、专职质检人员层层把控质量核检,确保一次合格率达到100%。为保证每一片梁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梁体预制遵循“试验先行、样板引路、首件验收、全面推广”的原则,通过对T梁首件工程施工的归纳总结,将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进行推广,为后续施工提供宝贵经验和技术指导。施工过程中将钢筋的加工调整选用智能加工设备,钢筋尺寸可通过微电脑控制,剔除了人为因素干扰,合格率达到99%以上。梁体张拉和压浆等工序也全部采用智能设备,在减少人工费用支出的同时,确保了成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目前,预制梁场生产的1569片预制梁,质量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预制梁生产无一安全质量事故。
绿色先行 量质双优
“这么美的山,我都舍不得凿。”项目副经理李海龙在施工现场不由得感慨本溪市的山水风貌。“那就让我们架的桥、铺的路成为最美的公路。”本桓高速公路所在地辽宁省本溪市素有“燕东胜地”“绿色钢都”“枫叶之都”的美誉,自然文化遗产丰富,建成一条最美公路,成了项目全体人员共同的目标。
路基土石方工程是项目的关键工序之一。由于部分段落石质坚硬开采难度大,传统的爆破技术危险系数较高且距离国道、村庄安全距离不足200米,危险系数和污染指数双高。项目总工蔡永春组建技术安全攻坚小组,多次深入施工一线勘察实地情况,创新研究出了针对深路堑石方开挖的氧气爆破新型工法。该工法通过化学加热液态氧气使其压力剧增,高压液态氧气冲破定压剪切片,瞬间释放的气体膨胀能使钻孔周边石体致裂。同时采用水孔作业,减少了粉尘排放对山水环境的污染。该工法成功应用于本桓高速公路项目一标段,获得2024年度河南省工程建设省级工法,为类似的深路堑爆破施工安全环保和工效工法提供了宝贵经验。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摒弃传统思维,吸收创新理念,广泛采取智能喷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智慧工地的模块应用,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现场物料堆放有序覆盖、土方开挖淋湿依次进行、出入车辆及时清洗、渣土车辆专线运输等,一系列措施减少了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让绿水青山久久灿烂。项目部将老百姓关心的农田、农林放在第一位,临时用地征用完成后,第一时间恢复原貌,帮助当地百姓及时开展农作物和林木种植,有效实现了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
玉臂金凿琢山岳,青峰着意谱华篇。中铁七局建设者用实际行动在本桓高速公路书写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为实现辽宁省最美高速公路的目标擎画宏伟篇章。
在辽宁省东部的本溪市,一条巨龙正蜿蜒盘旋于群山之间,这便是被誉为“辽宁最美高速公路”的本桓高速公路。本桓高速公路是辽宁省“双核两轴四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进一步助力提升本溪区位优势,推动辽东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完善辽宁省交通路网,为全面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冲锋在前屡战报捷
中铁七局本桓高速公路项目主要承担10公里路基、23座桥涵、1个停车区,以及一工区全线24座桥梁1604片预制T梁的工程任务。项目中标伊始,全体管理人员于2022年10月1日全部到位。
10月份的东北已经寒气逼人,如何抢抓有效时间做好来年各项开工准备工作,是摆在全体人员面前的首个任务。项目部制定临建施工方案,详细规划人员分工,把担子压在领导人员肩上,把任务交到每个人手上。现场管理人员从设计图纸到施工方案,详细掌握每段路基、每座桥梁、每片预制梁的施工计划和任务目标。
“临建过程中,屋外的东北大地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15℃,严寒像一头猛虎,时刻想要击碎人的斗志。”负责临建施工的副经理李海龙,从接到任务之始,每天脚蹬大头棉靴,身穿军绿棉衣,头上扣一顶狗头帽,全副武装穿梭在梁场与驻地之间。那时候的驻地,还是深山里经久失修的一栋旧式楼房,梁场更是天高地阔、疾风劲雪的空旷原野。经过全体参建人员60天顶严寒、冒风雪的努力,项目部完成了梁场40个台座、12台龙门吊和相关工装配备施工,项目部驻地满足办公条件,实现了“跑步进场、进场即干”的高效目标。
2022年12月2日,全线首个预制梁场完成验收;2023年3月25日,全线首片预制T梁顺利浇筑;2023年6月13日,全线首片预制T梁成功架设;2024年4月18日,全线首联桥面铺装完成浇筑;2024年4月30日,全线首段路基正式交验;2024年9月3日,全线首座桥梁完成交验;2024年10月4日,路基工程交验全部完成。
强化“中枢”精雕成玉
项目梁场承揽了一工区全线24座桥1604片T梁预制,梁体预制体量大、规格复杂、形式多样,是全线桥梁建设的“中枢系统”。
为保障预制梁施工质量,梁场班组细化管理措施,通过执行“三检制”,班组长、现场技术人员、专职质检人员层层把控质量核检,确保一次合格率达到100%。为保证每一片梁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梁体预制遵循“试验先行、样板引路、首件验收、全面推广”的原则,通过对T梁首件工程施工的归纳总结,将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进行推广,为后续施工提供宝贵经验和技术指导。施工过程中将钢筋的加工调整选用智能加工设备,钢筋尺寸可通过微电脑控制,剔除了人为因素干扰,合格率达到99%以上。梁体张拉和压浆等工序也全部采用智能设备,在减少人工费用支出的同时,确保了成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目前,预制梁场生产的1569片预制梁,质量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预制梁生产无一安全质量事故。
绿色先行 量质双优
“这么美的山,我都舍不得凿。”项目副经理李海龙在施工现场不由得感慨本溪市的山水风貌。“那就让我们架的桥、铺的路成为最美的公路。”本桓高速公路所在地辽宁省本溪市素有“燕东胜地”“绿色钢都”“枫叶之都”的美誉,自然文化遗产丰富,建成一条最美公路,成了项目全体人员共同的目标。
路基土石方工程是项目的关键工序之一。由于部分段落石质坚硬开采难度大,传统的爆破技术危险系数较高且距离国道、村庄安全距离不足200米,危险系数和污染指数双高。项目总工蔡永春组建技术安全攻坚小组,多次深入施工一线勘察实地情况,创新研究出了针对深路堑石方开挖的氧气爆破新型工法。该工法通过化学加热液态氧气使其压力剧增,高压液态氧气冲破定压剪切片,瞬间释放的气体膨胀能使钻孔周边石体致裂。同时采用水孔作业,减少了粉尘排放对山水环境的污染。该工法成功应用于本桓高速公路项目一标段,获得2024年度河南省工程建设省级工法,为类似的深路堑爆破施工安全环保和工效工法提供了宝贵经验。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摒弃传统思维,吸收创新理念,广泛采取智能喷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智慧工地的模块应用,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现场物料堆放有序覆盖、土方开挖淋湿依次进行、出入车辆及时清洗、渣土车辆专线运输等,一系列措施减少了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让绿水青山久久灿烂。项目部将老百姓关心的农田、农林放在第一位,临时用地征用完成后,第一时间恢复原貌,帮助当地百姓及时开展农作物和林木种植,有效实现了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
玉臂金凿琢山岳,青峰着意谱华篇。中铁七局建设者用实际行动在本桓高速公路书写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为实现辽宁省最美高速公路的目标擎画宏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