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司党委“党建+科技创新”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7月20日 字数:1072 浏览量:
  西安消息近年来,三公司党委将“党建+”理念落实到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各环节,实现了党建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科技工作负责人管理机制。发挥党委前置把关定向作用,明确“专业牵头、上下联动、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方式,科学量化“党建+”评价标准,修订完善《党建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提升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在考核评定方面,每年对基层单位党政负责人开展全面考核,依据进度管控、经费使用、成果成效、合规管理等项目全过程实施情况,按照考核评价办法要求严格考核,并联合技术相关部门及所在党支部,开展系列表彰活动,激发工作活力。
  突出阵地建设,建立科研项目合作体系。构建“支部+创新”,打造科技创新“孵化器”。将创新主题列入党支部常态化学习实践内容,按照“立项-中期汇报-年度验收”流程,推动创新项目孵化落实。2024年公司立项课题9项,立项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推动“党员+创新”,成就研发创新“主理人”;实施“共建+创新”,建立融合创新“新格局”;致力打造“开放式”党建共建格局,强化党建渗透力、融合力、生产力。仅杭州天目山在党员干部柳植的带领下就先后完成10余项工法和论文,为项目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持。
  坚持协同培育,优化科技人才成长机制。坚持党管人才,推行“项目育人才”模式,努力把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为党员、把青年党员培养为带头人、把党员带头人培养为干部,分层分类推进人才选拔培养,形成各专业由1名带头人、2到3名专业后备和3到5名业务骨干组成的人才梯队,加快打造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健全完善导师带徒机制,为新入职员工配置业务导师,在规划、技经、评审、设计等专业领域建立“种子选手、专业尖兵、中流砥柱、初生牛犊”等阶梯人才库。仅西康高铁项目,就先后有17名技术及管理人员,分别走上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商务经理、安全总监和副经理岗位。
  加快成果转化,构筑科研成果培育平台。充分发挥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引领作用,搭建“五位一体”研究体系,建立“三库”,强化重大成果培育。公司先后成立创新工作室12个,储备科技项目31项、重点课题研究18项、完成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31项。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单位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探索开展高标准立项前期储备工作,力争在建标立制及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当前公司已与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个高校开展技术联合研究,在跨海通道填海段淤泥地层深大基坑施工综合技术、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等施工关键技术上面已经取得突破,完成科技论文8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公司 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