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考核”双轮驱动 西渝高铁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4年06月20日 字数:1381 浏览量:
  晨曦初露,西渝高铁项目经理门文博正在用项目部最新研发的安全巡检管理系统“计支宝”检视整 改 情况。作为创新工作室 负 责人,他几乎每天天一亮就到项 目 现场,带头巡检工程质量和现场安全,收集各类技 术 难题,组织研 讨 攻坚。
  观面山隧道作为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十四标内最长隧道,斜井全长2731米,正洞12857米,是西渝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大与安全风险高等多重挑战相互交织。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环保达标,项目部成立“门文博创新工作室”,坚持“管理+考核”双轮驱动,针对项目重点难点施工部位开展技术攻关及科技研发工作,为项目建设持续注入创新动能。4月10日,观面山隧道1#斜井顺利贯通;6月3日,观面山隧道出口正洞掘进顺利突破1000米大关,标志着康渝段重难点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也让创新之花在巴渝大地灼灼绽放。
   以技术先行,打通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炎热六月,随着夜色渐深,西渝高铁项目部创新工作室的灯还在亮着。门文博正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就白天收集到斜井和正洞凿岩台车、拱架拼装施工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想方设法优化工序,提升工效。
  “由于处在西南深山之中,全线多处施工区域位于滑坡落石区,施工难度大,安全危险高”现场负责人介绍到“特别是施工期恰逢雨季,便道改扩建长达21公里,面临的挑战可谓是前所未有。”
  项目团队将施工现场各项“疑难杂症”作为“置顶”任务,一方面优化便道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地方施工资源,化整为零、多点开花,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长达8公里的改扩建便道已经具备了重型车辆通行的条件,为隧道主体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针对隧道施工工法、超挖超耗治理、质量通病防治等开展技术攻关活动,记录梳理每循环作业时间及影响因素,周分析,月汇总,通过采取隧道零开挖进洞、钢拱架间距调整、抢抓工序循环进尺及工序衔接时间等措施,使斜井Ⅳ级围岩开挖进尺由原来每月120米/月增加到进尺180米/月指标,在标段位居前列。
  以考核落实,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作为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项目成员集思广益,想出了各种“金点子”。
  项目部让“云数据+考核”成为打通束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的“关键一招”,以此来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成效。经过与软件厂家多次商讨研究,开发计支宝软件用于开展隐患排查及现场问题整改,软件与员工月度安全绩效挂钩关联,反向督促全员参与安全质量管理,使得现场标准化作业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为推动项目工作高效运行,项目部开发应用绩效考核app,实行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与本人绩效工资挂钩、与本人荣誉挂钩的“双挂钩”机制,根据工作表制度动态地衡量员工的工作成效,以“考核”促“进度”,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开展降本增效。
  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开展工序流程卡、工序写实、土方调配等小改小革,观面山出口17套小型工装的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现场质量管控力,现场施工质量细节得到明显提升;通过添加增粘剂,使得喷射混凝土回弹由30%下降至9%,超挖超耗治理成果得到上级认可。“踏平坎坷成大道。汇众智,聚共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我相信在项目全员的努力下,一定能拼出个未来”项目书记陈超坚定地说。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胜。项目部将汲取经验,总结成果,以新姿态再启新征程、再添新动能,为西渝高铁的建设继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武汉公司林宪政李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