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珠三角珠肇高铁建设进入“快车道”

广东省铁路指挥部栗才亮南京公司关大乾

2024年06月20日 字数:1538 浏览量:
  4月2日,34号路基三电迁改完成;
  5月27日,龙湾大桥连续梁1号主墩0号块浇筑完成;
  6月11日,茶山隧道、乐安隧道双双贯通……
  在广东这个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中铁七局的建设者们,在珠肇铁路建设的战场上,挥汗如雨,昼夜奋战,为广东省经济腾飞做着默默无闻的奉献。施工现场捷报频传,项目建设的“进度条”持续刷新。
  抢晴战雨吹响攻坚“冲锋号”
  6月,广东佛山的雨,像是把天戳了个窟窿,一场场暴雨接踵而至,红色、橙色、黄色暴雨预警不断。
  在广东施工,建设者们早已做好了与雨斗争的准备。“我们有专人负责观测天气、协调物资供应,日常加强电气、电力设备检查,备足防汛应急物资,严格控制弃渣场堆积高度,在四周安装围挡,防止雨水冲刷……”总工王宁对自己制订的雨季施工方案信心满满。事实也验证了雨季施工方案行之有效。
  乐安隧道是项目部承建的5座隧道中的一座,全长140米,长度不长,难度却不小。隧道出口仅有狭窄的乡村道路可用,交通不便,隧道进口在半山腰上,林木繁茂且无路可通,要施工,先修路。
  回忆起修路那段日子,项目经理刘博感慨万千,“当时那个心急啊,我们组织了十余台装载机、挖掘机等设备,最多时集结了130余名员工连夜奋战。只有早一天把路修通,后面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在茶山隧道贯通倒计时的日子里,参建员工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以顽强的斗志、决战的气势、无畏的姿态,大干、实干、快干,掀起了建设热潮。
  在隧道掘进到36米时,围岩稳定性极差,“要加快施工,还要确保安全,我当时神经高度紧张,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监测’原则,小心谨慎推进,直到安全通过,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技术员王清飞面对难点、卡点、风险点,必会全力以赴、精心应对,确保万无一失。
  全体参建员工携手并肩,拼搏奉献,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截至目前,项目产值目标已完成72%。项目部在2023年广东铁路指挥部管理的7个项目中综合成绩排名第三,在2024年上半年4次月度评比中,在9个参评项目中2次位列前三名。
   创新创造鸣奏科技“奋进曲”
  珠肇高铁是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的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铁,连接珠海、江门、佛山、肇庆,主线接入规划中的珠三角枢纽机场。
  参加珠肇高铁六标建设的队伍,他们曾参与过郑万高铁、中兰高铁等项目建设,有着丰富的高铁施工经验。
  项目部从建设之初就确立了“创精品工程”的目标,技术人员努力钻研高铁施工新技术、新装备,在创新创造上孜孜以求,锐意进取,努力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大顶隧道是项目部承建的隧道中最长的一条,全长2601米,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干好这个隧道,是考量项目团队施工能力的一把“尺子”。
  “一定要把大顶隧道打造成样榜工程、亮点工程、看点工程,彰显我们铁军实力!”项目经理刘博在动员大会上掷地有声。
  大顶隧道不但长,而且难。隧道穿越一个断层带,洞身围岩较破碎,出口地势陡峭,安全风险高;隧道穿越高明茶山森林公园,环境保护要求更高。
  项目部严格落实广东省铁路工程施工管理标准化指南,全面加强施工组织和标准化建设,隧道施工创新使用“六线标识”,有效控制土工布、防水板、纵向排水管及钢筋的安装位置,显著提高了施工精度,标准化施工赢得了业主的认可。4月26日,广东铁投集团组织了在建铁路项目安全质量示范工地现场观摩会,大顶隧道作为全线隧道施工的典范接受观摩,会上,为大顶隧道颁发了“安全质量示范工地”牌匾。
  积极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引进了智能化二衬台车、智能养护台车、等离子数控切割机等一系列智能加工设备,其中,等离子数控切割机,切割速度是火焰切割的6倍;衬砌边墙凿毛机,每天凿毛功效相当于28个人工……
  员工积极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创新研制并使用“超前小导管角度定位卡具”“锁脚锚管角度定位卡具”等,使施工精度更高。(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