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创新创效“奋进曲”

——重黔铁路站前8标白家山隧道贯通纪实

2024年01月30日 字数:1708 浏览量:
           武汉公司 林宪政 程畅
  它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厦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重庆“米”字形高铁网中东南向高铁通道;
  它是,名副其实全线最长顺层偏压的富水岩溶隧道;
  它是,搭载全机械自动化成套设备智能施工技术平台;
  ……
  它就是由武汉公司负责施工重庆至黔江铁路站前8标白家山隧道。
  如何拉满这项重难点工程建设的“进度条”,是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最强烈的愿望。为此,项目部汇聚专业人才,以项目总工程师余美祖为牵头人成立“余美祖职工创新工作室”,探索出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双管齐下”新范式,向科技创新要答案,为项目高质量建设蓄势赋能。2024年1月2日,在新年的首个工作日,历经1179天的连续奋战终于实现白家山全隧零误差贯通,标志着渝黔线重难点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也让中铁七局“铁军”品牌在重黔大地更加响亮。
  科技攻关降服施工难题
  在重庆和黔江间建高铁,有多难?高山盘亘,峻岭纵横——全线桥隧比例高达94%;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处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白家山隧道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6830m,最大埋深433m,大小型溶洞(腔)多达110处,地质情况极为复杂,由于施工难度大与安全风险高等多重挑战相互交织,被施工人员称为一点点“抠”出来的隧道。
  面对施工现场各项“疑难杂症”,项目部将创新工作室建在白家山隧道进口洞口,既方便技术人员现场进行值班、指导,其又能有效促进技术理论与现场实际操作相融合,工作室以现场存在的问题及难点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创新创效工作,在成套智能化工装设备、复杂地质条件高铁隧道综合施工技术、山区滑坡体综合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共取得科研成果90余项,科研方面获得信用评价加分7分奖励,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工程”。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我们引进全机械化成套设备工装,采用各项先进工装设备,有效解决隧道顺层偏压、岩溶的安全风险。”项目总工余美祖介绍道。依靠团队的智慧与创新工作室平台的加持,一个个“绊脚石”相继铲除,为项目工程进度争取了大量时间。
  科技转化打造绿色典范
  1月9日,在创新工作室内,余美祖正在与骨干技术成员讨论2024年创新项目成果转化思路和具体步骤。成果转化作为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项目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为职工搭建从提出创新思路到技术成果研发落地,再到科技转化的“绿色通道”。在隧道掘进之初,面临施工工期紧、任务重等“卡脖子”问题,工作室成员经过详细调研后,建议白家山隧道开挖改变传统的装药结构,通过对炮孔进行水袋填充及增设的导向孔爆破,不仅有效提高炮孔利用率及半痕残留率,还通过水袋产生的水榭效应,有效降低爆破粉尘含量,取得每循环多进尺0.2m,节省炸药、降尘20%的良好成效。
  “我们坚持把总结出来的经验与成果运用于施工当中,积极研发抑尘新技术、绿色建造智能化平台、水循环系统,攻克了隧道掘进通风、生态修复、降尘、隧道缺陷等难题,贯彻落实好‘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的目标。”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程畅说道。目前白家山隧道进出口作为示范工点在全标推广应用,受到业主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科技培训强化技术团队建设
  工作室引导青年员工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形式劳动竞赛、岗位技能培训、技术交流学习达120余次,帮助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迅速成长。
  针对白家山隧道建设过程中施工缝错台、止水带居中不顺直、钢筋定位、拱顶脱空等“拦路虎”,工作室成员认真研究相关技术书籍后,大胆提出将风险程度极高的水磨钻更改为大机械旋挖钻的改良措施,极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时至今日,旋挖钻成孔工艺已为项目节省工期126个工作日。同时,创新工作室坚持让“内行人”教“行内人”,邀请“爆破大王”何广沂到项目部进行现场教学,根据指导内容总结技术经验、改进爆破工艺方法,该技术也入选中国中铁先进工法、国家铁路局工法。工作室取得2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省级以上工法、9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技术团队迎难而上,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白家山隧道虽已贯通,但新的征程即将拉开帷幕。项目部将汲取经验,总结成果,以新姿态再启新征程,为渝黔铁路的建设继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